2019年6月1日,中国文化报的记者与我公司CEO史蔚安先生畅谈数字化技术,让红色文化活起来,以下为中国文化报6.1版的采访文章。
红色文化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,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红色文化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呈现形式,吧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有利于青年人学习革命斗争精神,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,培育时代新人。
传承红色基因还要创新手段,尤其是发展红色旅游,若还简单地停留在图片的展示,实物的展览、革命旧址的游览上,那红色旅游的内含感染力将大大削弱。发展红色旅游必须让革命历史、革命文物活起来,让红色文化在游人心中留下深刻烙印。
数字化技术可让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恢复和再现,即利用多媒体、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,对红色故事或已经损坏或消失的红色旧址、红色文献、红色人物、红色建筑等红色文化进行复原并在虚拟世界中对其演变,如重造“体验型”红色资源馆就是一种创新形式。2016年,贵州赤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《四渡赤水VR战争体验馆》,将景区的历史与先进的VR、AR软硬件做深度定制和结合,把VR/AR科技、主题场馆与红色文化融为一体,形成当地旅游新的文化品牌。同时让爱国主义教育走出陈列馆和战斗遗址,与现代科技实现完美融合,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体验式红色教育。
四渡赤水VR战争体验中心利用VR技术,在虚拟现实中再现1935年红军长征征途中著名的“四渡赤水”战役,让游客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,身临其境的体验当年发生的历史时刻。如在“血战赤水桥”游戏体验中,游客需克服“吊桥”晃动的同时,端着“冲锋枪”迎击敌人,随时躲避迎面飞来的子弹和飞机的轰炸,整个过程惊险刺激、惊心动魄。
据笔者了解,大部分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对于这种全新体验反响较好,无论VR,AR还是多媒体设备,这些形势都应该注重交互性,通过交互性和丰富的体验形式的精心设计,才能够将一个个红色主题和不同的技术完美结合,以此更好的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。就像VR动捕设备适合体验红色战争,而全息技术则适合观看一场重要会议,AR技术可以将不同的党建、红色文化纪念品“变活” 。
借力数字化技术,打造全新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。如在党建数字化方面,《改革开放40周年》,《建国70周年》《红军长征爬雪山》、《地道战》等十余种经过精心打磨的VR、AR红色文化体验内容。这些内容都是为红色景区和大型场馆提供的应用,并且是定制化的。比如,《改革开放40周年》虚拟党建馆,它是通过佩戴可移动的VR一体机,360度观看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成果,包含了1978年改革开放开端及背景、1980年四大经济特区、1992年邓小平南巡、香港澳门回归……2017年新时代四大发明等主题下的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、视频、全息图像,交织成一个生动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。
这些数字化的党建内容,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党员教育组织困难、学习形式单一、培训成果无法展示等问题,它与时俱进,以沉浸式、互动性的体验学习,让党员穿越时空,让历史书本中的图画和文字“活起来”,让党员更加深切感悟党的艰辛历程,凝心聚力,锤炼党性,提高素养。
讲好红色故事,弘扬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,是凝聚民族磅礴力量的时代主题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无论是政府,还是民间,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和接受度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,这也对于红色文化硬党通过怎样的形式去教育和参与、抓住更多尤其是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如今,红色景区、博物馆、红色教育基地,每年的客流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。用“科技+红色文化”理念来做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条需要不断开拓的路,也是一个共赢的事业。
(作者系:北京酷鸟飞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,VR/AR创业者联盟秘书长史蔚安)